给当代琴童家长的一些建议

2016-11-20
来源:

给当代琴童家长的一些建议(网摘)

前言:

   如何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潜能和爱好?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明白了怎样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孩子。

     我的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家人就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他的耳朵特别灵,辨音能力非常强,后来,他无师自通,照着电子琴上面的闪动符号,自己学会了弹“献给爱丽丝”,那一年,他还不到5岁。

     后来,我给他找了钢琴老师,可是,我发现,孩子越来越不爱音乐。随着岁月的流逝加上孩子年龄的成长,孩子已经完全丧失了主动学习音乐的爱好。后来因为小升初,孩子彻底放弃了音乐的学习。我以为,是可恶的奥数以及太多的功课害了孩子。

   最近我看了《中国好声音》和《声动亚洲》节目,看到那么多脱颖而出的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在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长期爱好音乐的家长的支持。霍尊的父亲是曾经知名的歌手“火风”,彝族美女的妈妈曾经是当地英文歌演唱的第一名。还有个小伙子,妈妈是开音像店的,还有我们知道的朗朗,玖月奇迹里的王小玮,他们都有一个会玩乐器的爸爸......

     要想孩子怎样,家长就要先要怎样,至少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氛围。

    不是奥数害了孩子,是我的教育方法害了孩子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我和他爸就不怎么喜欢音乐,音乐对我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孩子再有天赋,如果家里面没有那种氛围,甚至不断的灌输与孩子天赋相反的论调,孩子即便有天赋,也会被被慢慢的抹杀了。

    要想学音乐,就要从爱音乐,玩音乐开始,还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发展的氛围。如果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如果为了考学降分而学音乐,如果以为考过了级就是学会了音乐,如果孩子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这些如果,最终只能害了孩子。我庆幸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开始陪伴孩子一起听音乐,玩音乐。我也为孩子找到了好老师。

     最重要的是,儿子对我说,他又开始爱上了音乐。

    当我和儿子的钢琴老师聊起了当前家长在教育孩子学琴中以一些困惑和误区时,w老师(应钢琴老师的要求不写出她的名字)给我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她还特意为我以及我身边的朋友写出了一篇文章,我真的非常感动,感谢w老师。w老师写得太棒了。

                  给当代琴童爸爸妈妈的一些建议

    大家好,我是海燕医生的朋友,因为海燕姐跟我聊起眼下很多学琴的孩子,让我想起了以前的钢琴教师生涯。后来因为读书,这段钢琴教师的生涯中止了几年,毕业后又来到西安当一个普通的教书匠。我知道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特别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是艺术教育;跟海燕姐几句无意间的闲聊让我想到,我可以把我的一些经历和所见记录下来,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特别强调的是,我的观点更多地不是出于一个钢琴教师的视角,而是出于一个曾经的琴童对自己生活的感受。

一、艺术的量化与不可量化

   以前我主要教一些上大学之前的孩子。在一次海燕姐主持的家长聚会中我曾经说过,十五年前的家长让孩子学琴的唯一目的,就是考级,因为等级证可以在各种考试中加分。为此家长不断地向老师和孩子施压,一切为了考级,弄得老师和孩子都苦不堪言。老师看在学费的份上忍了,再说了,你自己的孩子,你爱咋折腾是你的事儿,反正我说什么你也听不进去;最可怜的是孩子——第一天拿着五线谱欢天喜地来学琴的孩子,要不了几年,就变成了痛恨音乐和家长的小恶魔。最后我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恶行——难道我花了那么多年练出来的弹琴的本事,就是用来让那些和我当年一样的小屁孩儿看见钢琴就恶心吗?好在家里也不缺我带钢琴课挣的那点银子,既然不缺钱,就别缺德了。在研一的时候我坚决把所有钢琴课推掉了。

   据说现在考级不再加分了,这导致了很多家长终于把钢琴教育的目的转到了所谓的“素质教育”上,然而仔细观察,我发现,情况其实没有根本性改观。爸爸妈妈们不再关心那张证书,但开始关心599、299和740所代表的等级,互相之间特别喜欢打听你儿子弹了几年、弹到哪了。于是,孩子脖子上的小锁头不再是等级证书,而是教材编号——这有什么区别呢?

   这大约反应了我们思维的一种方式,即,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些可以量化、容易比较的指标,理由很简单——省事儿。“素质”或“音乐素质”是个很难说清楚的东西,就是行家都没法一下子就看明白一个孩子的音乐素质究竟几何,何况多数情况下基本上是外行的家长们。在这种情况下,等级证书和教材编号就成为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标准,不但可以拿来跟别人家的孩子比个高低,也可以将自己的孩子眼下的情况跟从前的情况相比,从而简单明了地得出结论。在这样的导向下,钢琴教师也不得不屈从于这个直观可见的标准,于是孩子成了最终的牺牲品。然而统一标准下的艺术教育绝对是扯淡的教育,尤其是这种成年人、外行人自以为是想象出来、又强加给孩子的标准,就更是贻害无穷。很多爸爸妈妈信誓旦旦地说,我不求我儿子将来能成个什么家,他高兴就行了,可“高兴”本来就没有统一标准,作为手段的音乐又怎么可能有统一标准呢。

   说到这里我想起我正在准备的一门人类学课程,其中一节课提到了女人的罩杯问题。在中世纪的欧洲,漂亮乳房的标准有好几项:大小、形状、挺拔程度和乳头的色泽等等;到了1920年法国人发明了胸罩,同时发明了罩杯的概念,于是乎,形状和色泽等等都不重要了,乳房的美从此几乎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大小”,最后就只剩下“大”了。因为形状和色泽都是不可量化的东西,没法比,可女人的美不拿来互相攀比的话,那美女们不是都要憋疯吗?此时最方便拿来比较的当然就是体积了,因为这个是可以量化的、最为直观的、没有分歧的。在这种导向下,女人的乳房最终变得几乎完全以大为美——尽管实际上我们都认为,太大了并不美。

   就像人们在关于乳房美的各种标准中最终选取了这个可以量化、因而最方便拿来比较的“大小”一样,我们做什么事都喜欢选择一个可量化的指标,方便比较,然而也正如对乳房唯大为美的做法最终导致了很多确实很大、却一点也不美的乳房一样,这追求可量化的钢琴水平的做法,最终也必将造就一大批实际上跟音乐压根没关系的钢琴傻瓜。艺术是不可量化的,美更是不可量化的,强行量化艺术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扭曲艺术。

    其实这量化和硬性比较艺术的思维方式也存在于艺术群体内部。比如,很多作曲家意识深处都有一种隐约的观点,即只有能写歌剧或者交响乐的才是真正伟大的作曲家,歌剧和交响乐这样的长大作品要比艺术歌曲和钢琴小品这样的“小玩意儿”高级,很多人因此卯足了劲,非要“整个大的”。他可能有着非常卓越的写作精悍作品的能力,可他非要把这个能力扔了,去写那些他驾驭不好的大型作品。在音乐史的古典时期里,不写歌剧和交响曲的作曲家一般是很难出名的,即使像门德尔松和肖邦这样写作短小作品出了名的,他们的名声也必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和分歧。文学界也很相似,大家可以去看看历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他们几乎都是写长篇小说的;我们最耳熟能详的那些外国文学作品,也大都是长篇小说。

   人们对“比较”有一种偏执的嗜好,而只要比较,就得有个标准,于是那些没法量化、没法比较、没法定标准的东西——快乐啊、感觉啊、意义啊、价值啊等等,最终就统统被我们扔掉了。

   为什么我们如此喜欢简化论?为什么我们如此热衷于量化各种本来不能量化的东西?我曾经跟一些同行们讨论这个问题,在掰扯了无数靠谱或不靠谱的人类学、社会学、行为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后,得出了一个很简单的答案:因为我们懒。

   一个孩子学了琴之后的收获,其实可能从很多个方面表现出来:他可能不喜欢技术练习,但从此喜欢听音乐了;他可能对听音乐还是没兴趣,但开始喜欢看音乐家传记了;他可能在技术上没多大进步,但他弹琴的时候知道拿情、知道表现了;他可能每天练琴还是一个小时,但不用家长看着了;他可能弹琴还是那个熊样,但他跟老师成了知心朋友,有什么烦恼都跟老师说,心情也好多了…………但这些好处不是那么直观的,需要仔细观察和辨别,可是,有几个父母对孩子有这份耐心?观察孩子,辨别他们身上的细小改变,既超出了多数中国家长的耐性,说得难听点——也超出了一部分人的能力。很多做父母的自己就是感情粗糙、智商也没有得到良好开发的人,他们怎么可能如此细腻地去观察孩子?对这样的父母来说,除了那些可以量化的指标以外,他还有更省事儿的方法可以用来说服自己没有撞上混事蒙人的老师、没有白掏那笔不菲的学费吗?

二、我妈从来都搞不清自己是老几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亲口对我说的。当时在我的反复要求下,他的妈妈特不情愿地到我家客厅里去喝茶,等待孩子下课。而我之所以花了那么大力气把她请到客厅里,还要赔上一壶好茶,是因为实在受不了她在一边跟《大话西游》里的唐僧似的见缝插针地唠唠叨叨。比如,孩子哪个地方弹错了,她立刻像挨了烫似的跳起来:“这个音、这个音,笨蛋,我都会了你怎么还弹错!”别说孩子,就是我都时常被她吓一大跳。又或者我问孩子某个问题,小家伙本来很配合,正在用心回想,妈妈却跟孙猴子似的“嗖”地跳起来:“不就是那么那么回事嘛?上次老师不是都给你讲得清清楚楚?你听什么了?”弄得孩子立时神情委顿,我也觉得大败其兴。等到我布置作业的时候,这个嗑了药似的妈妈又不停地叮嘱:“好好记着,别又忘了;老师给你写的笔记也拿上,谱子装好别忘了……”说老实话,我至今都佩服这个妈妈旺盛过人的精力,她怎么从来都能做到跟刚打了鸡血似的那么兴奋?三十好几的人了,体格咋这么好?

    当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然而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程度不一而已。很多父母都搞不清自己的角色——在课堂上,孩子是绝对的主体,老师是唯一的主导,爸爸妈妈只是来陪着上课的,怎么老是搞不清自己的角色?他觉得老师讲得不清晰的时候恨不得替老师讲,他觉得孩子弹得不好的时候恨不得替孩子弹,那还要孩子和老师干什么?自己教自己弹琴不就行了?

   我对这种情况非常反感主要倒不是因为我是老师,而是因为我妈妈就是那样的妈妈,小时候我为此真是大吃苦头。无论我做什么,她都用她成年人的智商鄙视我,明明我自己稍微动动脑子就能解决的问题,她却一秒钟也等不得地要替我拿主意。最夸张的是一次她带我去看心理医生,无论医生问什么,她都要抢答,好像我的事儿她比我更清楚一样,最后医生火了,很礼貌地把她轰了出去——那一年我29岁,博士一年级。

  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能从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孩子的成长是他自己的事,你必须让他亲自经历这些过程,哪怕是错误,也要逐一地经历,人才能长大;大人要做的就是不要让他们在这个过程里犯下什么不能挽回的错误,其他的,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去感受呢?一个被剥夺做决定的权力的孩子,将来只能成长一个没主意的人,这个时候父母又要出来怪孩子笨蛋没主意——就像我妈妈那样。

   我曾经开玩笑地对一个孩子的父母说:“你知道为什么你的儿子总是没主意吗?因为你太有主意了。你看武则天有主意吧?所以她那几个儿子都没什么主意。”这是实话,至少就我的童年来讲是这样的。不管我有一千个主意还是一万个主意,最后都只能听我妈那一个主意,时间长了干脆自己就不拿主意了。我至今对打扮自己毫无主见,就是因为从小在这方面必须完全听妈妈的话,现在的结果就是,一件衣服必须周围的人点头了,说行,我才敢穿出去。为了保险,我干脆只买那一个风格的衣服,永远不换样,因为对新花样我没主意。

   有人说,女人是善妒的动物,世界上只有一个女人不会嫉妒你,那就是你妈妈。我觉得也不尽然。妈妈固然不会嫉妒自己的孩子,但很多时候妈妈在潜意识里仿佛很害怕孩子比自己聪明。因为人对权力有一种天生的欲望,而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女人来说,这种权力欲只能在弱小的孩子身上实现和满足。很多妈妈都特享受孩子无条件听话甚至是屈服所带来的权力满足感,尽管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比任何人都聪明,但又会不自觉地暗示孩子“你没有我聪明”,仿佛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永远听自己的话。

   如果让一个孩子确信自己比父母还聪明,他怎么可能再服从父母呢?不知道那些特别喜欢替孩子拿主意的父母,潜意识里是不是有这样的逻辑?

  其实武则天的儿子里也有有主意的,比如章怀太子李贤,可是武则天杀死了他,活下来还当了皇帝的是没什么主意、也可能是装作没什么主意的李显与李旦。做父母的当然不能杀死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们是不是都在无意间想要杀死孩子身上那些有主意的部分,好让那些没主意的部分继续听命于自己?我们的生命里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无法根除的权力欲望?

 三、请父母们先冷静下来,理性对待问题

      父母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没有理性地说一些前后矛盾的话,或者感情用事,不能客观对待事情的发展。比如,很多爸爸妈妈自己可以当着老师的面张口闭口地说自己的孩子“笨蛋”、“废物”、“傻瓜”,一点也没有觉得不妥,却对我一句谨小慎微的“我个人认为这个孩子不是非常有这方面的天赋”感到出离愤怒,好像我扇了他的脸似的。很多孩子在音乐方面没有什么天分,也没什么兴趣,这其实没什么不能理解的,不行就不学了;但很多父母就是不能接受。当老师小心翼翼地把此事仅仅作为一个事实陈述出来的时候,父母却不会去想事情是不是这样,而是本能地觉得丢了面子,好像“没有艺术细胞”说明他们基因低下一样。可是既然如此,既然连别人的一句“不是很有这方面的天赋”都不能接受,那又怎么那么坚定地把各种“废物”、“笨蛋”之类的词用在孩子身上呢?

   我们大人说话经常很随便,但孩子都会很认真地听,有时候我们矛盾的话会把他们搞晕。比如,我一个哥们儿,十秒钟之前还在大骂有钱人都是混蛋,转头来就感叹老子有才有德为什么就不是有钱人,他三岁的儿子用清脆的童声问道:“爸爸,你想当混蛋吗?”大家哄堂大笑,只是不知道笑过之后,有几个人会想一想。

   很多时候我们歇斯底里是因为我们屈从于我们的情绪,而不是理性,我们折服于面子和对回报的心理预期,而不是清晰的计算和对事实的冷静判断,甚至为了所谓的面子而不肯接受摆在眼前的事实。于是我们乱说话,说各种自相矛盾的话,且不说这些话是不是符合事实、是不是会伤了孩子的心,单只在逻辑上,都无法对我们自己解释。

四、请父母们首先勤快起来可以吗?

      在我讲到电视及其文化真相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中国的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甚至生命,但是要他们吃完饭了不看电视,而是看书学习给孩子作个好榜样,却是万不可能的。这充分说明了如下的道理:看电视比孩子重要,学习比死难。

   这当然只是课堂上调节气氛的笑谈罢了,但也不是完全胡说——这一点我相信大家同意吧?

   很多时候父母喜欢对孩子提出各种不切实际的期望,自己都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比如,自己吃完饭不看电视就能闲得抓狂,却不准许孩子看电视,而要孩子把全部时间都用来好好学习;自己看见带字儿的纸就头大,蹲马桶的时候看个杂志,都得是图片多文字少的,却希望孩子可以扎在文字堆里津津有味地琢磨那些应试的狗屁作文;口口声声要求孩子闻过就改,要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可你如果告诉他“你有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对”,他会立刻把脸拉得跟老茄子似的又黑又长……

   这一点上我倒是比较感谢我那个总喜欢越俎代庖的老妈。她的职业是高级技术工人,或者工程师,我也搞不太清楚,总之理偏工那类的。我印象里,她很少看电视,晚饭后到睡觉前,总是拿着一本书翻来翻去,在图纸上画来画去,一说起看电视就一脸鄙夷,说电视是给白痴弱智消磨时间用的,这倒很像后来李敖说的那句话“电视是批量制造傻瓜的工具”。虽然我对看电视毫无兴趣、我家里甚至没有电视,但我对电视没这么大仇恨,也不觉得看电视的必然是傻瓜,可是我小时候妈妈只要一有时间就学习的情景,确实给了我很大影响。那时候我没有能力在看电视和好好学习之间做出什么价值判断和选择,只是看着大人的样子,觉得吃完饭了就要学习是很自然的事情,就是不学习,也应该是翻翻小说、写个日记一类的事儿,总之不是看电视。

   当然这其中最让我觉得庆幸的是,我妈是学理工的,文艺和学术她不懂,别的事情她尽可以指手画脚一秒钟一个主意,但是在文艺和学术上却只能由着我自己。我一直认为,我最终选择了在文学和音乐领域里发展自己,是因为这是仅有的我能说了算的领域,能说了算才有乐趣可言。能始终获得克服困难的成就感,是支持我走到底的最大动力;而在别的领域里,只要被她的智慧鄙视和“帮助“过,就很难再有多大兴趣了。

  当父母们稀里哗啦地搓着麻将或者看着电视,整个后半辈子都不思进取的时候,那些要求孩子好好上进的言辞能有多大说服力呢?他会想,你从来不学习日子不是也挺好的么?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并没有什么错,他们只是把我们当做榜样,本能地学会了我们的那些毛病而已。

    四、我们对教材和教学的死观念

    记得曾经有孩子对我说,想弹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迪丽娜》,我马上给他找来了谱子,孩子摇头晃脑地弹上了——弹得是不怎么样,但是很开心,我正想着,可以利用他对这首曲子的兴趣,刺激一下他做基本技术练习的欲望;可是我还没开口,孩子的父亲很生气地说,你怎么能弹这种曲子,你得弹练习曲和正经的曲子——当然了,其实是对我说的。

    我不知道什么叫“正经的曲子”,莫扎特和贝多芬吗?流行音乐不正经吗?在十几年前,普通人还对流行音乐抱有很大的误解和偏见,好像只有古典音乐才高雅似的。其实古典音乐也不过就是那个年代的流行音乐,只是因为经过了时间的筛选,淘汰了那些芜杂的糟粕,因而显得平均质量比较高而已。在善加选择的前提下,让孩子弹奏他们喜欢的流行音乐,激发他们探索音乐的兴趣,有什么不好的呢?

   还有关于教材。目前的钢琴教学在基本技术练习上普遍采用的是车尔尼的系列教材,但车尔尼的教材在音乐圈里也是有争议的,很多专家在不断地指出它的不足:左手伴奏形式太过单一导致左手能力得不到充分开发,节奏也上过于简单不利于训练节奏和节拍感,还有最致命的一点,就是枯燥、音乐性和可听性很差,学琴的人连弹的兴趣都没有,就更提不上表现什么了。但家长们通常看不到这些圈内的争议,大约也没几个家长有那份精神头儿去找这方面的论文来研究,只是盲目地认准了一个从钢琴教师和别的琴童家长那听到的死理:想弹好“正经的曲子”就要做好技术训练,而想有个好技术,就得好好弹车尔尼。

   我小时候就不喜欢弹车尔尼,一开始还行,后来就非常非常不喜欢,当然什么左右手均衡发展之类的事情我当时考虑不到,我就是觉得不好听。于是我的老师改变了做法,从门德尔松的《无词歌》那类的钢琴小品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曲目当做练习曲让我弹。这样的做法不要说家长,就是他的一些同行都不能理解,按照他们的逻辑,学琴的孩子怎么能不弹车尔尼呢?但我的老师一句话就封住了他们的嘴巴:为什么学琴就非得弹车尔尼?那车尔尼之前的那些钢琴家是哪来的?车尔尼写这些练习曲之前,他自己是怎么学琴的?

   我们对很多事情的观点,其实来自于一种基于信息缺乏的盲从。艺术教育是非常细致入微的动态教育,需要老师投入大量的精力,随时应对各种情况、随时调整,但这显然需要相当的耐性和灵活性,且不说对专业水准的要求,但是这份耐性就足够考验教师素质。于是相当多的老师图个省事,一律车尔尼,就那么几个作品编号,挨着往上数,直到弹到740,所有的学生他一律这么教,然后暗示你学琴就得这样。于是时间长了,大家都形成了这样的死观念:车尔尼=钢琴技巧。代代相传之后,这就成了行规。

   车尔尼写作那些练习曲有将近200年了,这200年里钢琴的演奏技巧发生了革命性的进化,其实车尔尼的教程已经不太够用了,尤其毫无针对现代钢琴作品的技巧训练。音乐圈子里不断地有人批评中国的西方音乐史眼光太窄,大多数研究仅限于巴洛克初始到十九世纪的这三百多年间,但这样的声音同样无法传到圈子之外,那些学琴的孩子每天所弹的,绝大多数也只是这三百多年间的音乐,更早的作品和现代钢琴作品,几乎完全不接触。那些决定以钢琴为专业的孩子还能好点,那些想“提高一下素质”的孩子,通常演奏水平不会很高,老师就更不会出于知识系统化的考虑而推荐近代、尤其是现代作品;还有那些不被纳入西方艺术音乐体系的作品,如爵士乐和流行钢琴作品,尽管也取得了毫不亚于欧洲艺术音乐的巨大成就,也仍然不会被添加在教授范围之内。当然了,这些老师自己可能就不懂什么爵士乐和流行钢琴音乐,因为当年他们的老师也没教过他们。实际上,如果真的是培养兴趣和素质,在时间上离我们越近的音乐和我们的关系越密切,就越应该重视,不是吗?除了欧洲艺术音乐以外,世界上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也有很多值得学习和享受的钢琴艺术精华,不是吗?

    其实,就是在练习曲和所谓“正经的曲子”之间,也没什么绝对界限。很多我们现在当做“正经的曲子”、放在练习曲之后要求孩子们演奏的,在当时也就是练习曲,比如库普兰的一些羽管键琴作品在当时就是作为练习曲而写作的,每一首都有具体的技术针对性,包括克莱门蒂的一些小奏鸣曲,每一首也有很明确的、独特的技术要求。这些都是既训练技术、又蛮好听的音乐。只是后来车尔尼兴起,这些曲子一律被划为了“乐曲”,跟“练习曲”相对。于是时间长了,大人孩子都有了一个普遍的观点,即练习曲就是枯燥无味的,枯燥无味的东西才能练技术。我就不止一次听到老师对讨厌练习曲的孩子说:“练习曲还能怎么有趣?技术训练怎么可能有趣?你不把这些枯燥的练习曲弹好,怎么可能有技术去弹那些有趣的曲子?”

    实际上,虽然车尔尼在口头上被供奉在技术训练的祭坛上顶礼膜拜,但很多钢琴老师是做不到百分之百执行车尔尼的教学意图的;因为钢琴演奏总是被看做技术活儿,或者首先是技术活儿,多数老师并不怎么注意理论修养,觉得没必要搞那么多虚的,理论都是说空话的;他们不但对各种研究车尔尼的文章和论著毫无品读的耐性,估计大多数人也不会想到要把自己口口声声尊奉的车尔尼老先生的原著找来看看,看看自己每天奉为圭臬的训导,到底是车尔尼老先生的原意,还是自己意淫和猜测出来的胡诌,又或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自己又未加批判的讹传。相信很多家长都记得老师在教孩子弹琴的时候不断地强调“手指要尽量高抬”吧?我印象中尤其是孩子刚开始学琴的时候,老师总是强调这个,但车尔尼在他的教育理论著作里是怎么说的呢?——弹奏时,手的动作要藏起来,手指不可以抬得比必要时高。

    五、关于选择一个合格的钢琴老师的建议

   首先,不要单纯地用演奏速度来检验一个老师的演奏水准。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找到一个老师的时候,会让这个老师先弹一段看看。当然家长们也听不明白什么,只是觉得弹得飞快、噼里啪啦热热闹闹就是弹得好。理论上讲这没什么问题,因为就钢琴演奏来说,速度是基本技巧的一个重要方面,基本上可以保证速度的人,弹琴不会太糟糕;问题是很多时候其他技术上的蹩脚很容易被热热闹闹的速度掩盖,很容易地就达到忽悠人的目的。研二的时候我在一次登山活动中双臂和右手手腕严重受伤,演奏能力下降了至少三分之二,但我仍然能用演奏博得满堂喝彩,就是因为在外行人面前,速度可以掩盖几乎一切技术不足。我只是弹得快,但其中的刮键、丢音甚至是故意丢音等技术硬伤非常多,可外行人是听不出来的。后来经过几年的牵引和治疗,我的演奏恢复了七八成,等我弹完一首曲子问朋友感受如何的时候,他们的答复是“怎么还是几年前那首啊?也不换换?”我说:“没错是几年前的那首,但你没听出来区别吗?”他们表示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区别大了去了,臂伤恢复之前的那次演奏,同样的曲子,我至少偷着扔掉了十分之一的音符——但一般人真是听不出来。所以,不要单纯地用演奏速度来检验一个教师的水平,如果你以速度为标准,他就用速度来忽悠你,而在演奏方面他是专家,专家忽悠外行,岂不是一忽悠一个准?

   第一次见到一个老师,你可以坐下来好好跟他谈谈,问问他学琴的经历,在钢琴教学方面有没有什么见解,对自己的孩子有没有什么有针对性的想法。在这个过程里你不要发表任何意见,也不要事先透露你的职业;你应该拿出一副古典音乐爱好者的样子,带着自信的表情认真倾听,什么都不说;你什么都不说,他就不知道你的底细,不知道你有多深,他就不敢胡说,而很多人如果不胡说的话,就基本上没什么好说的。

    在这个过程里,你也可以顺便考察一下这个老师的语言能力。很多人自己弹琴弹得很好,但是当不好老师,因为说不明白话;甚至有的老师的表达让人云里雾里,尤其是在解释一首作品的时候,怎么也说不明白到底要学生弹成什么样。我曾经见过一个老师,最后急了给了学生一张光碟,说你就照着个弹。还有一个声乐老师对学生说,把嗓子竖起来唱。我当时就纳闷这个“把嗓子竖起来唱”什么意思,心想你把你嗓子竖起来给我看看。我想,那个声乐老师想要表达的意思可能是“把喉咙尽量打开”,但他表达不明白。

    一般来说,伶牙俐齿、说话清晰有条理的人,都不会是大笨蛋,如果他是一个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学生或是一个专业钢琴教师的话,即使不是这个圈子里的高手,他们的演奏技巧也足够给小孩子培养兴趣了。正经的音乐院校毕业+聪敏的头脑,如果只想让孩子学琴、喜欢音乐的话,这样的老师应该可以被认为具有基本的资质。当然最简单的办法,找个内行帮你看看。

    音乐院校各个专业都有很多可以教钢琴课的学生,就我的观察,他们大致有如下特点:钢琴系的学生在技术上最好,但是普遍只认技术,技术至上论很盛行——艺术和理论素养严重不足的人大约也只能唯技术是论了;音教系的学生知识面要广泛得多,各种相关理论课程学得相对好一些,一般也不像钢琴系的学生那样容易过度自信,但在钢琴演奏上又普遍地比钢琴系学生稍微差一点;其他的音乐学系和作曲系的学生,情况就很不一样了,有的非常好,有的着实不怎么样。

    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的理论素养如何,其实也不难,你可以要求他写一份简明扼要的对你的孩子的分析报告和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其实他写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根本不注重理论修养的人,往往是一些连连贯的句子都说不明白的半文盲。因为表演专业盛行的技术至上论,导致一些人连基本的文化修养都不具备,这样的人有可能成为很好的演奏家,但是不可能成为很好的老师。其实我在这篇文章里所写的东西,在音乐圈子里不是什么高深的奥义,反而是非常浅显的,只是搞理论的人不屑于写这些浅显的、既换不了钱又不能拿来评职称的东西;而一些搞表演的人,压根就讨厌跟文字打交道,他们讨厌看书查资料,也不会费力来思考和反思,只是机械地把自己的老师从没有反思过的那一套,再不经过任何反思地教给学生。也有很多老师,琴弹得好,也喜欢看书和思考,但不习惯于趴在键盘上码字儿,至少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心里有再多的想法,也只是想,不会真的去码字儿的。因为没有人真的要求一个搞演奏的人有什么理论素养,就是有要求,多数人也不会太当真。

    当然,我说的是一般情况,无论在哪个系,无论是老师和学生,总有很多演奏功力过硬也有足够的理论和反思能力的老师,只是鱼龙混杂,需要认真辨别。如果真能找到一个演奏和教学都很有一套的老师,那么恭喜你,你的一分钱真是能当成两分钱花了。

   另外,私下里说句实话,老师们对于学费一般也是形成默认和共识的,学费被认为是身价的标志,毕业院校、现任职务、职称以及名声什么的,都可能成为学费的标准;哄抬物价和砸价行为都会导致老师在同行里不好混;这虽然是事实,但也没那么绝对。老师们其实也都希望能遇上个好苗子,有时候遇上有天分的孩子,有的老师甚至会用降低学费、免费甚至是倒搭的方式来留住这个将来可能给自己带来巨大名声的天才;也有很多老师家境殷实,上课就图个好心情和成就感,对学费也不是那么在意;还有些老师甚至就是因为心软、脸皮不够厚,不好意思问那些家境不那么富裕的学生要那么多银子……可很多时候家长会误读这些信息,认为一个不敢要价的老师一定是没什么水平的。实际上这绝对是个误解,真正的骗子才是最敢要价的,因为他就是靠这个挣钱的。但是这样的误解断断续续总有发生,最后导致老师都不得不把好心肠和爱才的心收起来,坚决不讲价,这真是个悲哀的事情。

说到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家长们还是要自己多观察、多思考,凡事不要想着用一个简单判断就解决了事,什么什么样的就怎么怎么回事,什么什么就必须怎么怎么样。我从演奏和创作领域进入纯理论领域里学到的第一个研究原则,就是不要轻易做全称判断,还是勤于观察、思考,对每一个问题都能有个有针对性的观点为宜。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曾经的资深琴童和钢琴教师的点滴感受,希望能对诸位爸爸妈妈有所帮助。暂时我只想到这么多,如果有了其他的,我会另行撰文。


阅读45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