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半台戏”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保基本、全覆盖、均等化。“半台戏”是市、县两级宣传文化部门联合开展的以送戏下乡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新模式。配送的内容包括文艺演出、非遗展示、公益讲座、主题展览、培训辅导等。
在配送时,市里将通过征集项目、组织评审、公布目录的方式,先建立服务资源库,再结合各县(市、区)基层群众的需求,以按需点单、分级点单、配套点单等形式,实施联动配送。
六十年代,有些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就象如繁花一片,姹紫嫣红,田头处处有歌声,村村镇镇有演出。县城平时有调演,年终有会演,真是百花齐放,熠熠生辉。那时的群众文化工作者,经常要深入基层指导排练。
六十年代初,县文化主管部门向群众文化工作者提出每人要有“半台戏”的要求。在田头工地或群众文化活动中同时进行。这“半台戏”是对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考验”,节目要求自编自导自排自演。每次文化工作会议“半台戏”作为会议的一个议程。先看“半台戏”表演的如何,逐个过堂一个不漏,好的受表扬,差的要补课。
“半台戏”不像大戏那样的严格要求,要有完整的剧本,要有特定的场景、服装、道具,它是就地取材,现作草现烧窑。但它有一个特点,不拘形式不讲究舞台,可以用旧瓶子装新酒的方式反复进行。
“半台戏”是配合中心工作最方便的一种宣传手法,所以当时的“半台戏”你只要掌握两种形式(当然越多越好)就可以解决问题了,那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不像现在单纯,一时一个特色,比如水改旱、下旱秧、栽秧要栽对六颗等等,年年季季有新的要求,有新的生产口号。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宣传到群众中去,使群众接受。这就是当时的服务中心,群众文艺工作者只有紧跟中心,才能受到党委的重视,得到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