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7-03-23
来源:

   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社区文化不仅是社区居民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其精神面貌的体现。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认识不足、投入不足以及管理落后等问题。因此,要充分运用政策、行政等手段,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鼓励群众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把社区文化建设推向更高层次。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 现状 对策
   社区作为中国最小的行政单位,其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其特点是满足社区成员多方面需求,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凝聚人心,陶冶情操。党的十六大也提出“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的重要力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这正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
    社区文化建设概述
    社区文化的涵义很广泛,一般是指一定地域内,反映在社会共同体中有关人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品位等生存环境要素的文化现象总和。社区文化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增加归属感及社区的凝聚力,对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治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社区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促进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对社区建设和社会和谐都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但邻里之间的交往却越来越少,相对封闭的单元住房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往来,许多人下班之后就被封闭在安全门、防盗窗包围的空间里,邻里之间大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之势。社区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情况,在社区建设过程中,通过开展活动和服务业务,为社区居民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通过社区这个纽带,增进了邻里关系的沟通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正是社区得以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正因如此,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成为了居民之间交流、沟通的一座桥梁,进而成为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便民活动,增加文化、体育、卫生等服务设施的投入,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互动交往的公共关系平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是社会的缩影,邻里文化是社区文化的一种反映。人们因文化而相融,居民之间也因社区文化而建立了平等、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使社区真正成为人们和谐温馨的家园。
     社区文化是居民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
    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以活泼生动易于为人所接受的文化形式来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和工作压力也很大,在业余时间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减轻了工作负担,从某种意义上说满足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通过参加社区的一系列文化及体育活动,促进了个体与社会的融合,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
     开展社区文化建设,通过不同的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能在文化活动中培养居民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美化人们的心灵,增强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和群众的归属感,培养居民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行为模式。社区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总会强调特定的文化理念,这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风气,也有利于解决社区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提升居民的文化品位,可以引导人们自觉追求真善美的东西,引导人们追求科学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理想目标①,从而规范和影响社区群众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风俗习惯和归属感,营造一种社区精神,进而促进社区各项建设的顺利开展。
     社区文化是居民精神面貌的体现
     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核心是培养一种社区精神,精神也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支柱。“神州六号”、“神州七号”能按预先设计的方案在太空飞行和安全、准确返航,就是因为中国航天人有“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精神。一个社区、一个社会都需要一种民族精神,而社区恰是培育这种民族精神的基地。这所学校里所具有的精神,通常是指社区居民在一定历史阶段集体表现出来的主导性总体风貌,社区精神是社区人所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体现居民的思维、观念、心态、道德、风尚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准则的一种集体意识。社区文化建设的开展就是通过文化娱乐的方式,把思想教育和引导、培育社区人“向上向善向美”的情操、现代公民意识精神作为最终的工作目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共同发展”的文化理念,是新时期培养社区精神的成功实践,坚持这一理念,将有助于达到实现和谐社会的目的。
    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城市化建设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使得社区的居民结构发生了两个转变,一是因为生活、工作关系、亲属投靠、购房原因增加了很多外来人口落户社区;另外一个转变就是公职人员退休后或者下岗后,长期在社区内活动,成为常驻社区的人。这些人口的家庭背景不同,文化教育背景不同,价值观念不一致,风俗习惯不一样,多元文化和多种背景在社区里不断碰撞、融合,但受社会及财政投入的限制,社区文化发展的现状没能充分融合好这些文化差别所造成的不和谐。加之相对弱化的精神文明运作机制与居民的文化生活现状不相适应,居民整体素质与现代化建设的不相适应,难宣传、难教育、难组织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常见现象。
     目前,普遍存在着对多元的社区文化认识不足的情况。社区文化不仅是广场秧歌和广场舞,而是一个综合体,文化的涵义包括传统和现代,包涵精神和物质,包涵本社区的特色文化,又不排斥外来文化。但现实情况是人们对社区文化的理解仅局限于广场文化,歌舞晚会。这种片面的理解和广深的社区文化有一定差距。完整的社区文化应该包括社区精神文明、社区文艺、社区科普、社区教育、社区体育等不同文化形式。正是由于人们对社区文化理解的偏差,导致了社区文化建设的不平衡,不能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对全社区居民的覆盖作用,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要。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建设处于初级阶段,设施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缺陷,社区所有的经济自给能力十分有限,除一般的文艺活动能够做到“有场所、有设备”之外,其他只能用“小、少、陋”三个字来形容。社区发展的主要资源来自政府部门及社区的创收,资金的不足极大制约了社区建设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社区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同时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社区文化活动绝大部分只能在一般水平上存在,至于高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根本没法实行,无法满足全体群众的需要。②
    社区的管理问题也是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由于缺少专业人员,虽然有一些公益岗位人员,但专业素质都不高,缺乏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比如图书管理员、棋牌室管理员、歌唱舞蹈教练、体育活动教练,这种局面制约着社区文化建设上档次。另外,一些活动具有很好的创意,可是实际行动中未能经常化、制度化,“一阵风”就过去了,或者即便有开展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作的“形象工程”,没有坚持,更没有总结提高。对于老人和儿童,社区文化的开展内容也显得单调和陈旧,使得这部分人的文化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在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中,枯燥的社区文化生活同居民日常生活高档化、多样化这一组矛盾成为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死角。
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政府应该针对社区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建立社区文化建设基金会。充分运用政策、行政等多种手段,筹集文化建设基本用费,增加财政投入,调动社会力量,上级财政部门支持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群众捐助一点,购置一些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努力解决构建和谐社区中协调发展的问题。
调动社区内退休后的老年人的积极性,组织志愿者队伍,负责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组织工作。对于成功的社区文化建设经验,要注意积累和总结,结合自己本身的实际走典型之路,促进社区的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打好基础。
要鼓励群众积极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根基,是社区文化繁荣的基石。繁荣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全力依靠群众,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搞好文化建设。同时应注意文化建设的思想性,努力做到以科学的思想教育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时代的风尚塑造人,在社区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开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文化活动,形成层层重视社区文化,人人参与社区文化的局面,推进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社区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良好和谐的社区生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稳定和谐的社会是人们的期盼,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会大大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阅读99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