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师张一鸣多年教学经验总结

2016-12-25
来源:

钢琴教师张一鸣,兢兢业业教学多年,现其将教学经验总结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培养孩子成功的秘笈

  一项复杂技能的掌握,首先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在加强个项技能培养的同时,孩子们要经力或必须学习专项技能的掌握以及本专业以外相关的知识;只有用正确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孩子们教育引导,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育,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注意孩子性格的形成与个性发展,在最短时间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门,开启智慧之窗;与此同时离不开孩子们的勤奋努力、刻苦学习,更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与教师密切的配合。孩子们所获得的荣誉与成绩,一切源于与此…
  第一步,尊重孩子自然生长规律;注意开发智商;培养良好性格,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第二步,选择适合孩子人生发展的学习项目,培养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三步,家长的鼎力相助与持之以恒的坚守。
  我们的教育原则是:遵循着儿童的知觉发展、注意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发展、记忆发展、交往发展、想象发展、品德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原则。注重孩子们自信与表现能力的培养,使孩子们在童年阶段快乐而健康地成长;经过系统、正规、有序、长期不懈的努力学习,成功在望!

钢琴教学中注意力、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注意力的培养与大脑的均衡发育、良好性格形成密切相关
  在此,重点的强调的是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在钢琴初级阶段也就是入门阶段,孩子从四岁至六岁开始效果比较理想。重点是通过合理培养,严格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孩子的观察力、模仿力、记忆力,很快就在大脑的反应能力、双手的协调能力以及内心的控制能力等方面充分的体现出来。通过注意力的训练,孩子能在钢琴面前很快的静下心来,并让孩子学习在乱中求静,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变得遇事沉稳练达、懂事有主见。所以注意力的培养关系着今后孩子全面开发智商,培养良好性格,养成自觉学习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孩子人生成功的必备条件。
  二、注意力的培养与家长是孩子和教师的桥梁纽带密切相关
  在钢琴教学初级阶段的训练的过程中,要求家长陪同好处有三
  1、一周一次课、一个小时老师讲了什么孩子的记忆力有限,需要家长在家里帮助孩子一点点的掌握,再者,对刚刚接触的新知识、新环境、新老师,孩子是要有一个慢慢了解和适应的过程;
  2、家长陪同能与孩子建立一个比较密切的亲子关系,使家长细致、完善、全面的了解孩子,针对出现的问题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能很快的得到解决;
  3、在钢琴教与学当中,家长起到了建立在老师与孩子之间桥梁与纽带的作用,通过参与教学,让家长了解到老师教学的内容、方法及要求,在家长的指导下,孩子掌握的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怎样解决等等。当然了,家长的参与只是在孩子学习的初期,就像孩子在婴儿阶段刚刚学走路,是一定需要家长的搀扶的。那么家长配合的程度也就决定着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程度。
  再则,从目前国内出色的教育范例来看,成功的教育、优秀的学生大多都有父母艰辛培育的过程,特别是孩子四至六岁大脑发育的黄金阶段,在此就不再一一叙述了。
  三、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孩子今后学习能力的好与坏
  通过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孩子已基本掌握了所学内容,与此同时,家长不要忘了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每天定时定点定量练琴的学习习惯,练琴时要求孩子思想集中,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要看、想、听、做与练琴无关的事;在初级阶段学习的过程中要保证每周上一节课,不能中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持续性与连贯性。
  四、学习习惯于学习兴趣的关系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兴趣直接会影响到孩子今后学习的质量。因为,兴趣是成功之母。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待:兴趣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孩子对他们喜欢的事物所产生的兴趣一部分是天生的,那么,家长就不要刻意的去扼杀这与生俱来的天性,注意加强引导,使其为孩子今后成长中作为他的一项能力或加以扩大;如果,孩子对他今后有利于人生成长或发展的事物不感兴趣的话,家长就要正确的去引导、刻意培养,那么所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了。
兴趣的培养首先是在孩子最初接触学习时要严格在学习习惯上下功夫,让孩子把培养学习能力方面的教学内容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虽然过程较长,虽然在学习中会出现反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孩子掌握了一项让他在大家面前感到自豪与骄傲的时候,孩子的兴趣与能力都在家长的坚持与付出中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一定注意为孩子选择适合孩子人生成长与发展的学习项目、培养内容与先进的教学方法;另外,家长的鼎力相助与持之以恒的坚守,再经过系统、正规以及长期不懈的学习,成功在望!

                         张一鸣2009年春赠与家长

家长辅导钢琴的作用

  辅导孩子钢琴学习是一门学问,里面的奥妙并不比学习钢琴本身少,辅导决不仅仅是检查督促,守着孩子练琴了事,或规定出孩子练琴的时间,只要琴音不止便可完事大吉了。因此,家长辅导孩子练琴的作用就不能忽视!

  一、做教师的助手
  钢琴学习有别于其他文化学习的特殊之处在于理性的理解不等于实际的掌握,两者的中介是练习,这是技能和技巧学科的特性,这种特性使钢琴学习的练习任务格外重要。这就是说,课堂教学一般只能做到有所领会,真正掌握要靠严格的练习。然而,四至五岁和初开始学琴的儿童,课堂上能够接受、领会和理解的相当有限,许多要求都有赖于家长带着孩子在练习中去贯彻。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家长对教师要求和意图的理解非常关键,因为家长对孩子练习的辅导实际上执行着教师的任务。另一方面,家长又参与在孩子练琴的全过程中,对孩子的练习起着直接的指导与引导作用。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对于年幼和初学的孩子,每天练什么和怎么练是由家长来掌握和进行的。这足见家长在孩子学琴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孩子越是年幼,越是初学,家长辅导的任务和作用就越重大、越必要。但是,家长要清醒的认识到,辅导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学会自己练习,而决不应把这种引导变成替代,养成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性,甚至变成家长出“脑子”,孩子出“手指”的局面。如果那样,应认为是家长辅导工作的失败。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练习方法
  学龄前儿童开始学琴时对于以上两点是一无所知的,正因为如此,家长的辅导将直接作用于孩子,像烙印一样深刻在孩子心里,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家长在这个阶段的所有正确引导都会给孩子在培养学习习惯和掌握学习方法方面以感性认识。反之,也是一样。因此,应让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形成。家长们决不可在这方面大而化之,掉以轻心,否则会留下终生无法克服的话毛病和坏习惯,即使费去九牛二虎之力,也难把他除掉。

  三、培养和发展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学会聆听音乐,给孩子将音乐家的故事,教孩子唱歌,教孩子们合着音乐节奏舞蹈等。让孩子去感受音乐,热爱音乐,投入音乐中去学习音乐,而不是按父母之命被动的去应付。如若没有环境的熏陶和兴趣的培养,是很难学好音乐的,即使是有好的音乐天赋与素质也难成才。家长们切不可仅仅把眼光死盯住手指和琴键,基础阶段的狭隘将酿成更为久远的局限。

  四、对练习进行具体指导
  这种具体指导包括识谱,弹奏技巧训练及音乐的处理与表现。前面提到教师课堂上的要求及作业只有通过孩子的练习来完成。而练习过程是一个即可以纠正和解决问题,又可以产生和加深问题的过程,因此,练习的成效取决于家长的辅导能力和方法,正确而具体的辅导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意图,通过指导孩子练习去解决问题,避免错误,使整个练习变成有价值的有效劳动。反之,会使已经存在的问题得不到纠正,并出现新的错误,练习就变成了重复错误,巩固和加深毛病的无效练习,危害匪浅,因此,对于家长和辅导者来说会不会弹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懂的儿童心理,学习科学的辅导方法,掌握钢琴学习训练的规律,能密切配合教师的指导,得当地按教师的要求辅导孩子学习。
  一、读 谱 法
  乐谱是作曲家留给人类的“公开信”。乐谱上记载着作曲家希望传递给他人的全部信息。当演奏者拿到一份新的,不熟悉的乐谱,就开始了有陌生向精通的过程。
什么是乐谱传递的信息?首先是乐谱符号。
音高。由谱表,符号以及每个音符所处的位置构成。
经常可以发现,不仅初学者,也有程度较深的;不仅业余演奏者,也有专业演奏家,会在舞台上演奏时,出现把音高看错的现象。常出现的错误有:
  1、看错谱表。这经常发生在乐曲中临时改变谱表的时候。错误的以为右手一定弹高音谱表,左手一定弹低音谱表,一不注意换了谱表。
  2、看错调号。尤其在传统记普表中,容易在乐曲过程中忘记了符号,以致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
  3、看错临时升降记号。在传统记谱法中,每个临时升降记号要管一个小节。它们经常被初学者好忽略。在现代记谱法中,每个临时记号只对其后一个音有效。
  4、看错等音。
  5、看错音高。在大量加线时把音高看错,音高是音乐的基础。保证把每个音高读准确,是对从初学者到演奏家的所有钢琴演奏者的基本要求。自然,把音高看准确有赖于演奏者的修养水平。
保证把每一个音高都读得准确,关键在于细心。
  一、一个十分细心的人。即使不具备背谱知识,也能把乐谱上的每一个音准确地弹奏出来。因此演奏者要反复地对照乐谱,慢慢地、耐心地检查自己是否把每一个音都看准确了。即使在完全背熟之后,也要经常读谱,看着乐谱演奏,不要长期脱离乐谱。
  二、节奏、节拍、时值。每个音有多长?处于什么节奏位置?在一小节中处于第几拍?有没有休止符?这些错误包括:1、不把时值弹足,手过早离键。2、时值过长,超过谱上所记的时值。3、不注意休止符,忽略了休止在音乐中的极其重要的意义。4、节奏组合的错误。5、看错节拍记号。
  三、是表现符号。包括连线、跳音、重音、顿音等。这些符号对于音乐的分句、语气、乃至风格关系极大。哪几个音应该连在一起,哪些音应当断开,哪些音应当跳,跳音又各有多长,这一切不仅仅是读谱问题,而完全与音乐风格联系在一起。然而,一位演奏者从一开始就应当把作曲家在乐谱上所指示的一切准确的演奏出来。
  音符的时值长短,音与音之间的连或断,乐句的划分,都是十分重要的风格问题。从一开始视谱时,就必须非常谨慎小心,一丝不苟。不要养成了错误习惯后再来纠正。
  四、是表情记号。包括力度记号,延长记号,反复记号,高八度或低八度记号,重音记号等。在欧美钢琴音乐发展史中,不同时期作曲家给自己的作品所加上的表情记号是不同的。出去各种表情记号,乐谱上还有着指示性的表情术语,甚至文字性的说明。与表情记号的发展一样,乐谱上的术语乃至文字亦随时代发展而越来越多,越来越详,越来越长。
读谱不仅仅在刚拿到乐谱时要仔细地进行,而且要贯穿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过去有钢琴老师强调“有谱无琴”的练习方法,就是不间断地经常把乐谱当作书籍来读,不断从中发现音乐的新的含义。
  要训练看着乐谱想象音乐的实际效果。眼看着乐谱,耳中能“听”到音乐的进行。随着音乐知识的不断积累,素养的不断提高,演奏家可以从谱面上“读”到越来越多的东西。
总之,读谱可以使演奏者获得他应当在演奏中加以体现的一切东西。钢琴家从谱中读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他内心的音乐就越生动,越丰富,越充实。于是,他的演奏也会越规范,越具有学术水准,也越有个性。
  “阅读”乐谱背后所蕴藏的内涵,是读谱深层的、内在的要求,是读谱的第二层次。养成读谱的良好。可以使学生和演奏者同样地受益匪浅。具备如同阅读书籍那样地阅读乐谱的能力,可以使演奏者集中注意力进行理性的思考,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在演奏中所不易感觉或意识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1、乐曲的整体结构。2、音乐材料的运用与相互关系。3、隐伏的声部关系。4、调性布局及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来的音乐色彩变化。5、特殊的踏板可能性。6、特殊的指法可能性。7、音乐的组织方式,包括织体,节奏,音域的应用等。
不但在开始“动手”练习之前要认真读谱,而且要把这一行之有效地手段贯穿于联系与演奏的始终。
  坚持有“谱无琴”的“练习方式”,使乐谱中的每一个细节深深刻在你的脑子。
  二、练 习 法
  练习,反复的练习,艰苦的练习,不间断的练习,不但贯穿于从初学者到钢琴家的成长过程,而且贯穿于一位钢琴家的整个艺术生涯。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真正可以变通为“琴不离手”。一旦离开经常不间断的练习,钢琴家的手指机能、指触感觉、技术水准立刻会退化,直退到“完全不会”弹琴为止。这对于一位以钢琴演奏为职业的人来说,不但是严峻的,甚至是残酷的。因此,“练琴”成为钢琴家终身不可摆脱的使命,成为他赖以生存的关键。
  练习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着极快视奏能力的人,有着超凡音乐记忆的人,有着天生柔顺而讯捷的手指技能的人,均可比常人大大的掌握钢琴演奏中的全部艰深的技巧,其需要化出的努力却大致在总量上相等。
  练琴,长时间的不知疲倦的练习,不但是造就一位钢琴家的关键,同时也是钢琴家本人献身于艺术的崇高精神的集中表现。
  同样坐在琴凳上,练习方法的不同,将导致效果的截然不同。同样花这么点时间,其“效率”却大相径庭。在练习中,钢琴家应当掌握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一、慢练: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的障碍之本。通过慢练,应当使演奏者在一接触乐曲开始就走上一条正确演奏的轨道。慢练尤为“放大镜”,把乐曲中的一切细节都扩大了,使演奏者能谨慎地注意到音乐的每一个细胞。再慢练中,要随时注意解决以下基本问题:1、确定指法。最好在视谱阶段即记下正确的指法。2.、确定分句。分句是音乐的语气、语调的呼吸。分句是否正确,表现出演奏者音乐素养的高低。从视谱阶段开始,慢练的一个基本要求和目的既是正确地划分乐句。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实际十分复杂与困难的问题。在不少情况,演奏者一开始不曾正确地划分乐句,致使养成习惯而影响整个演奏的质量。3、确定基本的动作走向。慢练相当于慢动作、看慢镜头。整个演奏动作都被夸张地放大了。慢练能够促进演奏动作的连贯使演奏者清楚地动作地走向。还要通过慢练加强全身动作的配合与一致,如同进行深呼吸一搬,使音乐的气息变得更为延绵漫长。4、确定困难片段的弹奏方法。对于困难片段,当然不可能仅仅通过慢练达到演奏要求。然而,慢练在一开始却十分重要。要有足够的耐心把一首高难度的练习曲当作夜曲中缓慢的经过句来演奏。凡是这种耐心把快速的艰难片段放慢八至十倍练习的人,必定比较容易达到人们望之生畏的巅峰。
  二、分解细部练习:学生容易犯的一个最普通的毛病,就是不断地一遍又一遍从头到尾演奏一首乐曲。殊不知,这种从头到尾的演奏实在是百弊无一利,艰难从中获利或得到长进。好的练习方法是把音乐分解为细部,一小块一小块的练习。
  1、分手练习:不少人一开始就两个手一起练。牢记任何乐曲在一开始都要分开左右手练习。即使一首简单的练习曲或圆舞曲,左右手也都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和职能。演奏者尤其是学生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音符多的部分。殊不知,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音符“少”的而容易被忽略的东西,恰是音乐的灵魂。不但在熟悉乐曲的初步阶段需要分手练习,而且在准备音乐会的全过程中,即使对乐曲的了解、掌握与处理都趋向成熟,也仍然要随时穿插分手的练习。
  2、分声部练:应当养成把音乐中的各个声部、各个层次区分开来练习的习惯。有时一个声部、线条或层次并不在一只手上。有时一只手又要演奏几个不同的声部、线条或层次;有时声部会相互交叉;有时不同的层次需用不同的音色演奏。所有这些都是音乐表现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要做到把每一个声部、线条、层次的音色有所区别,或音响不同,现出它们各自的独立意义,都只有通过分声部,分层次练习的方法才能达到。通常,人们会认为只有在练习复调音乐作品时才需要分声部。这是不正确的。即使在主调音乐中,有时在一个声部或线条中实际包含着几个不同的层次。应当通过分声部的练习,使每个隐伏的层次各自完美地连接起来。
  3、分乐句练:一句一句的练,是每个教师告诫学生的老生常谈。然而,不幸的是,大多数学生仍习惯于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地弹。从练习的角度而言,这种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方式是难以得到真正提高。要提高演奏水平,唯一的有效途径是把音乐分解为一个一个乐句,集中注意力,以最大的耐心,一句一句地仔细磨练。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地提高整体演奏水平。因此,从头至尾一遍遍弹到过程中,有无数细节被忽略,被带过,甚至还反而会养成许多不该有的错误习惯。那就不仅仅是“欲速而不达”,简直是“南辕北辙”了。只有真正了解每个细节的正确演奏习惯都必须经过无数次重复练习才能养成的时候,钢琴演奏者才算掌握了“练琴”的真谛。必须强调指出,练习不等于演奏,他们完全是两码事。不应当在练习的时候像演奏那样的弹琴。练习的目的是客服难点,培养正确的弹琴习惯,寻找所需要的声音与指触等等。这一切,只有通过慢练、细练、分开“零件”练,才能达到目标。
  三、把感觉练顺:练习的第一目标,基本的目标不要把手指跑的飞快或是盲目的加上很多表情。作为练习一首乐曲的基础,首先应该把这首乐曲理顺。所谓理顺,是指每个音都要弹到,不溜掉,不虚脱,不漂浮;手腕、手臂都配合自如;所有音之间的连接十分平滑,匀称。1、低指贴键练习。许多教师在教初学者时强调高抬指的练习方法,无疑,适度的高抬指的练习是十分重要的。这种练习方法可以使手指第三关节积极运动,手指动作快捷有力。但若片面强调高抬指,会造成音与音之间缺乏联系,音质粗糙,漏音,手指满天却不能把力量集中到键上之类的毛病。为克服这类弊病,需要采取低指贴键的练习方法。手指的高级功夫不在于抬得高、飞得动、跑得快,而在于控制住每一个手指,使之仅仅从琴键表面到键底的有限距离内,依靠微小而精确的动作,把音弹得结实、有力、集中和均匀。手指一点都不离开键盘表面,全部动作只是在键面与键底之间交替进行。通过长时间的低指贴键练习,可以掌握并强化手指第一关节的动作。这对于获得集中而圆润的优良音质是非常重要的。2、用中等速度与力度,不快不慢、不轻不响、不用踏板的练习。在大多数练习时间内,应当仔细地用耳朵倾听每一个音的音质,检查每个手指的触键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不要使用踏板。在练习中过多使用踏板,容易造成耳朵对音响的错觉,从而忽略了最关键的手指触键动作的细微变化与差别。不用踏板,可以使每个音的真正质量毫不遮掩的暴露出来,耳朵也能十分敏锐地注意到由于触键的不同而造成的音质差别。因此,能通过检验质量来调整指触,又通过改变指触来调整声音。运用中等速度与力度的目的,是使所有乐句都能弹奏的清晰与准确。如上所说,均匀平滑是练琴所应当达到的第一位与最基本的要求。除了慢练以外,这种既不太快又不太慢、即不太轻又不太响的演奏方法,十分有利于把整首乐曲弹得匀称。这对于真正上台时,在紧张气氛与状态下保持对演奏动作每个细节的严密控制,具有十分重要而实际的作用。3、变速练习。一般说对于快速的乐曲或片段,应由较慢速度逐步加快的实际演奏速度。
  四、运用“有谱无琴、有谱有琴、无谱有琴、无谱无琴”练习方法:
  第一项“有谱无琴”即读谱;第二项“有谱有琴”既看谱练;第三项“无谱有琴”实际上是背谱练习;第四项“无谱无琴”就是“练心”。这是练琴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练心”,乃是演奏者随时随地,凝思默想自己所演奏的音乐,仿佛眼睛看见乐谱,耳朵听见音响。所有表现的要素,包括强弱、渐弱、指法、触键,高潮、低潮,渐快、渐慢,等等各个方面,都能尽收眼底,蓄藏心内。通过“心练”应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加深对乐谱的记忆;2、强化对动作控制;3、贯通对音乐的处理;4、明确对音响的要求。
  沉思默想的“心练”方式,既不玄也不难。最重要的是集中精神,摒除杂念,把所有演奏的曲目如放电影一般在脑海“过场”。这种方法再入睡前做特别有效.
  “无谱无琴”的冥想,之所以是如此重要的环节,是因为这种冥想能使被演奏者的音乐真正在演奏家心中扎下跟来,逐步演化为演奏者本人的“作品”,并最终溶化到他的血与肉之中,成为他生命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以上所有练琴方式都需要极大的耐心,而耐心是意志力的表现。凡能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心猿意马”、“心神不一”、一类的不专心,排除“只快不慢”、“活络屁股”一类的不耐烦,坐得住、慢得起、听得清、看得明,以“细致严密“为座右铭,反复地、严格地、长时间地一个片段一个片段、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练,并且数十年如一日地练,那么,他才真正掌握了“练琴”的真谛。
  三、记 忆 法
  背谱,是钢琴演奏中又一个重要的环节。钢琴演奏通常都要背谱进行,只有演奏现代音乐新作品时,才可以看谱。这与其他独奏乐器演奏奏鸣曲时一般看谱演奏习惯不同。这也更增加了钢琴演奏的难度。
  牢固的记忆,是背谱的基础。由于记忆障碍而在舞台上发生错误乃至停顿的意外时有发生。因此,充分发挥主动的记忆力,在舞台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钢琴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记忆的清晰和牢固与否,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 五种记忆方式
  记忆是一种综合能力。按照记忆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作五类:
  1、谱形记忆。这是将乐谱作为记忆的主要依据。谱面有它的“形状”。许多钢琴家都能把乐谱上所记载的一切记在脑中,能把乐谱“默写”出来,能在演奏时“看到”乐谱上的一切,甚至会“看”到谱子是如何一页一页翻过去的。谱形记忆是背谱的基础之一。
  2、音响记忆。这是将效果作为记忆的主要依据。用耳朵听音响,可以把织体与其所产生的效果结合起来。心中想着音乐,可以帮助手随之做出正确的演奏动作。不同的和声、调式、织体所产生的综合音响,是强化记忆的另一个重要基础。大多数钢琴家都能够在不弹琴时从内心中听到所演奏的音乐。这也是通过音响来加强记忆的一种方法。
  3、动作记忆。这是将肌体作为记忆的主要依据。演奏动作经过无数次重复,会由生疏变熟练,由有意识变为无意识。这种无意识的动作的连续,也非常有助于记忆。只是,动作记忆建筑在极端熟练的下意识动作上,不应成为背谱的最重要出发点。倘若把整个记忆建筑在动作的基础上,有可能因为“顺手溜”而产生记忆障碍。万一在舞台上发生动作链中断的突发情况,就常常容易发生继续不下去而使演奏中断的意外。因此,动作记忆是帮助背谱的重要方面,但不宜作为背谱的主要依靠。有的演奏员从不依靠理性分析背谱,而仅仅在不断重复的练习过程中,使肌肉产生“记忆”,靠肌肉的“全自动”动作来背谱。这种方法是极其容易出毛病。
  4、位置记忆。这是将手指在键盘上的位置作为记忆的主要依据。钢琴演奏从动作的结果而言,是手指在键盘上的位置不停顿的转变与连续。因此,将眼睛对于键盘位置的视觉与手对于键盘位置的触觉结合起来,是钢琴演奏记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音乐会实况演奏是,位置记忆经常起着者相当重要、甚至是主导的作用。不少演奏家是通过将乐谱上记载的音乐转化为肌体的动作,在转化为手与键盘的位置来记忆。位置的转换是通过无数次重复练习后实现的下意识习惯动作。这对演奏的准确性关系极大。问题是,万一在舞台上出现位置错误的意外,演奏者必须有充分的能力和准备在极短的瞬间内,把手调整到正确位置上来。这依赖于演奏者在日常练习中对每个细节的位置的掌握与控制程度。
  5、分析记忆。这是将对于作品的理性分析作为记忆的主要依据。对于一首作品,分析的越细致、越深刻、越透彻,这种记忆亦越牢靠,能深深刻入脑海,铭记于心间,经年不会遗忘。分析包括曲式结构、调性布局、和声进行、对位复调、织体变化等等。倘若演奏者能对音乐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做过清晰的分析,那么,这类对音乐作品分析的记忆,尤其对曲式大结构框架的记忆,较之前述几种依靠感性或感觉的记忆方式,具有更深刻的理性特征,因而更加牢固。即使多年不曾演奏一首乐曲、又无乐谱在手的情况下,演奏者仍可能通过对乐曲骨架结构的分析记忆,逐渐“唤醒”已经模糊的细节。因此,理性的分析记忆又是整个记忆过程的骨架。
以上五种记忆方式不是互相割裂、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紧密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每种方式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长处。他们相互之间十分自然的相互渗透,以致在实际背谱过程中,很难分出先后次序。并且,每位演奏家都会有自己习惯的背谱方式。各人侧重面也会有所不同。然而,却决不会仅仅用其中一种方式记忆的。在五中记忆方式中,谱形记忆与分析记忆主要依靠大脑;音响记忆主要依靠耳朵;动作记忆主要依靠肌体;位置记忆主要依靠眼睛。当然,人体的每一部分每一动作都离不开大脑的的指挥。这里所说的仅仅指各种记忆方式所用的主要器官。演奏者恰恰依赖眼耳身脑的协同动作,建立起牢靠的记忆网。
  牢固记忆的建立要经过多次反复的记忆,并在清晰与模糊之间反复波动,然后才能够达到。刚记熟的乐谱这时候又会变得模糊起来,已经忘记的音乐又会遗忘。因此,再忘记的过程中要经常的看谱,将谱与背谱交替进行,千万不要一味的背谱练习。因为一味背谱练习容易造成记忆模糊或记忆错误。必须在整个背谱过程中、整个练习过程的大部分时间内,看着谱子演奏。即使在背熟了之后,也不要把谱子扔掉,仍然要仔细地检查谱上的每一个细节是否与自己的演奏相符。
  二、 八个背谱诀窍
  通过熟能生巧,把乐谱背的滚瓜烂熟是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演奏者在舞台上发生记忆障碍却是常有的事。这里主要是心理素质起作用。过度的紧张易造成记忆中断。然而,如何通过强化练习使输入大脑的音乐信号牢记不忘,却仍然有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记忆困难,中断或障碍,大多有几种情况:1、音响复杂;2、声部繁多3、位置困难;4、风格生疏。为了克服上述原因所造成的记忆困难,有以下八个“诀窍”或许是有益的:
  1、掌握“关节“。音乐有其自身的严密构造。一首乐曲好比人的躯体,有无数关节。大的段落与大的段落之间是大关节。小段落互相之间又有小关节,而乐句与乐句之间又有更多更小的关节。关节之间的联系不但在音乐本身的联系与结构上特别重要,而且对于背谱与记忆也同样重要。背谱时需要反复的练习从一个乐句到另一个乐句、一个乐段到另一个乐段、一个部分到另一个部分的相连接的“关节”。这对正确的记忆程序有着重要的作用。
  2、重复之中的不同之处。舞台上令人遗憾地发生记忆错误,有许多发生在“重复之中的不同之处”。例如,奏鸣曲式的呈示部与再现部,三部曲的A段A•段。都是从完全相同的部分开始,通过一个不同的连接乐句,常常甚至只是一个不同的和弦,转向另一个另一个不同于前调的调性。于是,有两个“不同”处是特别容易出错的:其一,如何度过。要掌握住转调的和弦和乐句;其二,再转调后,尽管音乐可能完全相同,但调性不同。因此,要正确地把后调与前调区分清楚。由于两段的旋律、节奏、和声进行、以及织体等等要素都完全相同,但全部移了位,更需要牢记“在不同键盘位置上演奏相同音乐”的差别之处,以免前后混淆。有些音乐由于本身有着模进转调,经过移调再现后,其中某些和弦位置可能完全相同,然而它们在音乐结构中的地位却完全不同。
  3、思在前。不发生错误的记忆最重要的保证是养成“思在前”的演奏习惯。但演奏一个乐句时,脑子一定要预先想着下一个乐句,准备好将要到达的键盘的位置。这一点说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因此,在平时练习过程中要随时养成“想好下一句”的练好习惯。唯有“思在前”每一句乐句,每一动作都预先准备,不仓促从事,才能不出或少出意外。
  4、心记默背记忆的本质是将音乐植根于演奏者的内心之中,而不仅仅是强记硬背几个音符。背谱不同于背书。背谱的过程是使音乐在自身心中活起来的的过程。真正牢固的记忆,便犹如乐曲乃由演奏者自己写出一般。要是音乐在内心活起来,不仅需要在琴上练,而且走路也要想,等车也要想,散步要想。这种离开钢琴的心记默背,极其有用。在不知不觉得冥想中,音乐的轮廓、结构、细节,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一旦碰到什么也记不起的地方,立刻乐谱对照检查,可以十分迅速地使记忆过程缩短,强化其深度。
  5、哼唱乐谱。一谱在手,随时自己指挥哼唱。这也是背谱的好方法。
  6、临睡前听录音。人在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并未完全停止活动。不少演奏家有过这样的体验:经过一整天的练习之后,睡了一夜,第二天突然发现对乐曲掌握的熟练程度提高了许多。这或许可以称之为“睡眠状态下的练习”。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大脑皮层在睡眠状态的活动。如果在临睡前听一遍乐曲的录音,闭起眼睛在默默的想一遍。翌日清晨,再将醒未醒的朦胧中再把乐曲默想一遍。过不了几日,这音乐定能深深在心中扎下跟,再也“飞”不走了。
  7、运用“缺一录音带”。在练习奏鸣曲时,常可买到“伴奏带”,一面放伴奏带一面练习,有助于演奏者了解乐队部分,了解音乐的全部,了解自己演奏的部分与其它声部、其它乐句的关系。同样,我们可以自已制作帮助正在练习的乐曲的“缺一录音带”。可以将多声部的复调作品分别录上其中的几个声部,然后由自己在钢琴上将所缺的声部填补进去;也可以分开录下左手或右手的部分,然后再放送其中某一部分时,采取两种不同练习方法;有相同的手演奏其相同部分;或由另一手演奏不同的“另一半”,是演奏与录音合成一个整体。
  8、假想演奏。在任何不发声的物体上,假想的“演奏”乐曲,内心默想应当达到的效果,使大脑与两手的动作在听不见声音的情况下做到高度的控制与统一。但心中一定要“听”到自己演奏的音乐。更进一步,可以假想自己在舞台上演奏的状况,“倾听”自己的每一个声音,“看见”自已的每一个触键。这样做也能使记忆变得立体化。演奏者本人也处于一种观照的超然的位置上。
总之,背谱记忆是钢琴演奏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环节。尽管当前同行看谱演奏现代音乐作品,但对印象主义甚或二十世纪前半叶的著名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几乎所有钢琴演奏会或协奏音乐会都背谱演奏,极少例外。因此,强大的神经系统与卓绝的记忆能力,仍是每个优秀钢琴家不可缺的基本条件。要过背谱这一关,并且在舞台上不发生实况演奏时记忆错误或混乱,只有从平时练习中踏踏实实地做起。凡在舞台上突然遗忘这种可悲意外的发生,究其原因,多半由背谱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不正确所致。在所有背谱方式中,依靠千百遍从头至尾反复弹奏,最后依赖“全自动”的手指动作惯性般地记忆这种方式,是有害的、最不牢靠的、最容易出纰漏的。不论每个人的背谱方法、记忆习惯有何不同,真正牢靠的记忆唯有赖于对音乐的深刻了解。尽最大的努力去理解音乐,理解音乐的细节与整体。也只有如此,背谱这个难题才能得到最终的解决。
                     钢琴.声乐音乐教室2010年夏季编印


钢琴教学中的心理分析与心理训练

  一般4—10岁是儿童学习钢琴的黄金时期。钢琴教学应是以专业教学方法和科学训练为中心,训练孩子的听觉、视觉、触觉及手、眼、脑的协调配合能力,全面提高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发孩子的智力。钢琴演奏是一门集语言、音乐、表演于一体的综合高雅艺术。对儿童进行在钢琴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时的心理障碍的消除,对出现各种现象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步骤,更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气质和个性的形成,很好的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人的一切音乐活动都是在心理的调节和支配下进行的。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说:“当你教一个学生时,你真正教的必须是接触学生的心理。”钢琴教学也必须遵循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因此,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自身的年龄、性格、爱好,家庭环境及身体状况等因素,分析学生在钢琴学习和演奏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及规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全面、熟练的演奏技巧和方法,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自控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品质。通过钢琴教学,不断提高学生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力、鉴赏力和表现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情感表达等心理功能,以达到开发智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钢琴教学初期首先要进行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分析,包括练习过程的心理分析、钢琴演奏技能的形成和练习、演奏过程中不良心理现象分析三个方面内容;1、教学中的心理分析:学生练习过程中的心理分析、学生自主练习中的心理分析;2、教学和练习过程中演奏技能的形成、演奏技能的定向教学、演奏技能的分解教学、演奏技能的整合训练、演奏技能的熟练;3、学生练习和演奏过程中不良心理现象分析:自卑与畏难情绪、依赖心理现象、演奏心理障碍等。
  第二个阶段是进行教学中的心理训练:1、教学中的心理训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稳定而集中的注意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指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我、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理智的演奏状态。
  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两个方面来论证。在第一阶段,通过练习过程的心理分析,来阐述弹奏过程中必须建立感知觉高度协调的联系,钢琴演奏技能形成阶段又是每一个钢琴学习者必经的阶段,深入分析每一阶段出现的心理特征,对于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由于钢琴学习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受感知、注意、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利于学习的心理现象,如:自卑心理、畏难情绪、演奏心理障碍等等。这些问题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来解决,由此进行第二个部分的论证: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通过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阅读20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