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时砍柴的记忆:小时候,农村里头大多家境贫困,砍柴是人们的日常功课。十二岁以前,家中炊用的柴禾是母亲和外祖母独自上山砍回家的。那个年代我们那里的农村家家户户用的都是大灶台,又养了很多的猪,吃饭的人又多,需要烧很多的柴火。
所以小时候干的最多的也是砍柴了(柴分为:路基草、散柴、大柴),每座山都砍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哪里的一草一木都记的非常的清晰。多年后,离开乡下到县城三十多年了,梦时也会有砍柴曾经走过的地方。
十二岁的我,农活还干不动,母亲就叫我和村里十几岁的孩子们结伴上山去砍柴。那时候农村人孩子多,同龄的抓起来就一大把。记忆中我们这些小屁孩,每人腰上绑着一把柴刀,排着队去的。路上一边走一边聊天,唧唧喳喳的,很是热闹,砍的时候也互相聊天,一点也不觉得累。
说起来砍柴还是有讲究的,左手握柴,右手挥刀,身子顺势俯贴山坡,或成右弓步,或成右扑步,摆开进攻的架势。随着左右手的协作挥动,腰部的频频微扭,人各个部位的协调运作,将全身的力全都挤到了柴刀的锋口上。草木荆棘,在刀下服服贴贴地倒下。砍下的柴排成一列列,看看一担柴的重量差不多了,于是开始捆柴。
捆柴时,依次将柴草一把一把地叠起来,再将一摞摞柴系成一小捆。然后选一处相对平坦的山坡,放好捆柴的绳子(用竹子劈开做绳子),把一小捆柴再叠上另一小捆柴上,最后用力将两个绳头拉紧,就成了一头(大捆)柴,这样,捆好两头为一担。
接着是穿柴,穿柴,就是将系好的两“头”柴装上扁担。说起挑柴的扁担(担棍),也叫“穿担”。这种穿担,是毛竹或木棍做的,两头削的尖尖的,把尖尖的两头穿入捆好的柴的腰部,就是一担柴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穿柴的技术很讲究。穿得好,挑起来就省力,穿不好,挑起来很费力的。要先在坡上倾斜地放好第一捆,在第一捆柴的腰部先用穿担造一个孔,叫“引窟”,使其“引窟”斜向上。然后将穿担的另一头扎入第二捆中,在肩膀上扛起,走向第一捆,将穿担头刺向第一捆的“引窟”。随着穿担的扎入,迅速地将第一捆柴利用肩膀的力气提起来,这样两捆柴就上肩挑柴上路了。
回家的路上就特别累了,个大一点的和力气大点的,走得更快,因为肩上都尽可能的挑的重,走的快的也不等你,我比较矮小些,老是走在后面,肩上挑的感觉越来越重,走到后面腿也很疼,每次都很费劲的回到家。
回到家一般都大人都吃过午饭了,这时候很饿,我一般能吃两碗饭,饿了的时候只需一点点剩菜汤水都感觉很好吃。坐着吃完饭,算是休息过了,下午的活又要开始了,每天都这样。
现在好了,随着农村用电状况的改善,电饭煲、电炒锅、电子炉、微波炉等生活电器的使用普及。液化气逐步进入农民家庭。砍柴,作为一项压在农民头上的沉重负担终于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
曾经有过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做饭时烟熏火燎的场景少了。家庭主妇们那种因烟熏火燎而患下的“红线锁边”的眼疾和肺病等因环境因素而出现的疾患越来越少见。因烟熏火燎而墙面、屋顶漆黑的房间基本成了历史。
如今,老家的孩子再也不要到山上砍柴了。至今怀念的,是外祖母给我做的草鞋,精致、耐穿、不磨脚。现在人们生活改善了,农村上山干活基本没人穿草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