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素养内涵的理解

2016-09-03
来源:

看完视频后,我查了一下字典,什么为“素养”?《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平日的修养。那音乐素养就应该是平日音乐能力的修养了。那音乐能力应具备哪些呢?查阅资料后得知:音乐素养为音乐能力的总和,即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以及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如何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培养或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呢,在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告诉了我们如何实施: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了金亚文老师总结为双基+四个能力。我觉得总结的很精辟,让我们用短短几个字就明白今后的课堂中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的具体方向。

音乐听觉感知是学生乐学习的基础。学生在初次欣赏音乐时,尽管他们对音乐的音色、旋律、节奏、力度、速度、调式等音乐语言很难一下子有较多的理解与体验,但他们能感受到音乐很动听,音乐给他们带来了愉悦,这种愉悦感受就是学生对音乐及其相关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被称为音乐感觉。当学生有了一定音乐经验,能够辨别出这是一首完整而美妙的音乐作品时,这种对整体音乐及相关事物的认识即被称为音乐知觉。音乐听觉感知作为音乐学习心理过程的起点,直接呈现于感官,具有整体形象性、情感表现性的特点。音乐是听觉艺术,敏锐的听觉体验能力是音乐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从具体的能力要求来说,音乐欣赏能力主要是指个体能够在良好审美心境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听赏与评析,能够感悟和理解音乐内在的情感,能够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能够悟到音乐作品的精神真谛,理解其审美价值。

谭老师将音乐表现力总结为唱歌能力、演奏能力、识谱能力、综合艺术表现力。不过我却有不同的见解,识谱能力不应为音乐表现力,它应为双基的一部分,属于音乐基本技能,因为在表现能力中的唱歌、演奏、综合艺术表现都以识谱能力为基础。

音乐创造能力是音乐素养中的最后一项,既然是创造,就是要想出新方法、做出新音乐。当然,在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中,专家老师们提出了一个方法——模仿,我觉得比较适合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呢,我们学校处在城乡结合部,学生98%都为失地农民的子女,受家长思想意识的影响,孩子们学习音乐的比例非常小,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我要一点一滴从头教起,特别是音乐创编。

关于学生音乐素养的研讨,这只是一个开始,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要加以实践,让音乐能力培养贯穿始终。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迎接课改的又一个春天!


阅读37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