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妈妈,你变了》读后感

玲雅小编
2021-05-22
来源:玲雅艺术中心官网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80513_33d87509bab649dda2c67993960af8fe.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童声独唱《献给妈妈的歌》

微文《妈妈,你变了》读后感

       读了这篇微文感触很深,虽说不小心掉到床底下去了,妈妈装着没听见,只是要求孩子,掉床底下了(未伤及情况下)自己爬起来----
     孩子的教育培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很多人都觉得,养育孩子是为人父母的本能,然而、事实远不止如此。父母想要孩子以后更优秀,就一定要懂得家庭教育的禁忌。作为5.6岁的孩子正处于敏感期:哭泣表达、自我意识敏感、社会规则敏感。不久前,小编在互联网站看到一位学者,关于教育培养孩子的问题上,给家长提了四点建议:
       1、忌过度保护:古话说:宠狗上灶,宠子不孝。孩子想要自己动手穿衣,父母怕孩子冻着非要帮忙,孩子想要帮忙做家务,父母又孩子磕着碰着受伤了。
       2、忌贿赂孩子:有妈妈曾分享过自己的育儿经验,说过这么一句话:“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比一百句说教管用。” 诚然,一时的贿赂最容易达到教育的目的,但是长久来说,通过不断贿赂孩子,试图达到教育的目的,是不可行的。孩子的奖励会从玩具、零食上升到零花钱等等。孩子的胃口会越来越大,这时候的奖励就是一个无底洞
      3、忌贬低孩子:很多父母都存在这样的心态,希望通过一些刻薄的话语去刺激孩子,让孩子奋起。
     “你怎么这么笨,不知道像谁”“你看你,连这点饭都吃不完,真没用”“眼睛长哪去了,这都看不见”“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没出息”。父母希望通过言语去刺激孩子,激发孩子内心的不服气,但是却忽略了语言的杀伤力。对孩子长时间的挖苦与贬低,其实是在无形中给孩子定性。父母直截了当的宣布了孩子的好坏,给孩子贴上标签。
       要知道,有些标签一旦贴上,一辈子都难以撕下来。那些在父母贬低挖苦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深处也会认为自己就是父母所说的那样。成长中常常会表现出来自卑与敏感,或者利用各种夸张的方式去掩饰内心的自卑。活在被贬低的阴影中,一生都难以舒展。
      4、忌纵容孩子:很多孩子犯错,父母总是以“孩子还小”为由,替孩子开脱。“小孩嘛,童言无忌,别见怪”“孩子嘛,不懂事,望见谅”“他还是孩子,别跟他计较”,童言无忌,不等于百无禁忌。孩子犯错是小,父母一味的纵容最为致命。
     我想说:育儿的确不易,父母走过的每一个坑,都是孩子成长的印记。了解多一点育儿禁忌,于父母于孩子而言,就是少走一段弯路,少入一个坑。
      ----孩子,妈妈没变。妈妈还是你的妈妈,妈妈的爱从未变过,只是爱的方式变了,也许是你长大了!

      附:微文《妈妈,你变了》
      昨晚上睡觉前,妈妈说睡觉了,就眯上眼睛了。芷慧自己在床上乱滚,掉到床底下去了。芷慧没叫唤,妈妈没理她,顾自睡着。
     大概安静地过了一分钟,芷慧还没上床。妈妈只管自己睡觉,没去理她。这时候,芷慧才告诉妈妈:“我掉到床底下了。”妈妈超淡定:“你自己爬上来吧。”
     芷慧还在床底下,没上来,她有点情绪了:“我不会痛吗?”妈妈偷笑:“问你自己啊,我怎么知道?”芷慧直击妈妈的冷漠:“妈妈,你变了。”妈妈:“我哪里变了?妈妈还是妈妈啊!”芷慧不平地说:“哼,你就是变了。我以前掉到床底下的时候,你都会问我痛不痛。”妈妈又偷笑了,争辩说:“你以前那么小,床那么高,我当然担心你从床上掉下去会摔傻掉。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坐在床上脚都能着地了,而且你刚才掉下去,一点声音也没有,我问你痛不痛干嘛?”芷慧不情不愿地哼了一下,上床了。
      大概又过了一两分钟,妈妈听到“咕咚”一声——芷慧又掉到床底下了。但妈妈仍然没问她。芷慧自己爬上床来,躺在我身边:“我刚才又掉下去了,脚真的不痛。”妈妈很嫌弃地说:“请问你折腾好了吗?能不能安静地睡觉了,再不睡觉,明天会有黑眼圈的。”
      芷慧睡前叨了一句:“妈妈是想我美美的,让我早点睡,不会有黑眼圈。”妈妈又偷笑了。
     妈妈变了吗?变了。孩子长大了,变了,妈妈也跟着一起成长变化了。妈妈又没变。妈妈还是你妈妈。

微信图片_20210519082641.jpg

微信图片_20210121225505.jpg

ABUIABACGAAg97aa8gUo1rz7nwMw2AQ46gE.jpg

阅读93
分享